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隐藏在海牙城市里那些彩色的方块格子?
是的,2017年正值风格派(De Stijl)成立百年,为了纪念荷兰在新艺术运动以及在当代文化运动中的深远影响,海牙市政府自豪的把整个城市涂成了蒙德里安色——红蓝黄与黑(Composition No. III,with Red, Blue, Yellow, and Black)
而坐拥全球最多蒙德里安藏品的海牙市立博物馆,无疑会成为了解当代文化运动的重要窗口。
理查德·迈耶事务所-海牙市政厅
海牙一角
记忆里的蒙德里安,一直停留在我模拟人生里初级学画时候的平涂作品,寥寥几笔,三两个色块,却没想到的一副小画中蕴藏的一个时代的风格。
风格派(De Stijl)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至深,因为他们的设计语言前卫而大胆,从科学且理性的方法去探索艺术。
蒙德里安作为风格派的创始人之一,对于风格派的理解绝不是绘画和平面构成那么简单。
Composition No. III, with Red, Blue, Yellow, and Black Mondrian
蒙德里安拥有自身所追求的艺术,和原来作为定制画家的身份决裂,蒙德里安就像一个起点,为20世纪初的时尚变化撕开一道口子。
Yves Saint Laurent Mondrian Dress 1965-1966
现在这种色块和直线的组合变成一种符号化的构成存在,为设计提供不断的源动力。
在时尚界,以圣罗兰先生为首先采用蒙德里安构成为灵感,而后又密集的出现在各个设计师笔下,不同的材质,版型,剪裁(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Fendi, Prada, Issey Miyake, Louis Vuitton, YSL……),风格派在设计师的手下持续性地发酵,形成如此繁盛的景象。
Fendi Spring Summber 2013 Ready-to-wear;Fendi Fall 2016 Couture collection;Prada Fall 2011 Runway Collection
Christian Dior Spring 2014 Ready-to-Wear;BALMAIN Spring 2015 Ready-to-wear;JC de Castelbajac Spring Summer 2015
这次风格派100年特展,海牙有一系列的展览,其中海牙一个特展叫“fashion in style”,这个展览就是以ysl作为引导牵出来的一个系列展览,也是本次风格派展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知识点:谁是YSL?
所以是谁谁创造了让女生魂牵梦绕的ysl呢?
当然YSL不止有口红啦
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 先生,也就是YSL的创始人,曾是Dior老爷子钦点的接班人。他在21岁时就被称为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
26岁的他离经叛道,与爱人PierreBergé一起创办YSL,开创我行我素的时尚之路,直至现在依然立于神坛。
Yves Saint Laurent and the house models of Maison Dior Christian Dior, Spring 1958 Couture
贝格曾经说过,圣罗兰对时尚界的贡献是,他继香奈儿解放了女性之后,让女性拥有了那种更加的张扬,反叛权威的力量,也为现代女性穿着给出了新的定义。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时尚设计师,圣罗兰先生更像出于一个艺术家。
Yves Saint Laurent portrait
圣罗兰先生之于衣服的态度,就等同蒙德里安之于画布。蒙德?里安很清楚观众喜欢什么。
“如果有购买力的观众喜欢自然主义绘画,艺术家就应该为他们创作这样的作品,这与艺术家自身所追求的艺术无关。”
二者角色不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在探求现实的背后,抽象的思考如何将“真实”通过不同的媒介传达出来。
“I participa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y era. I did it with clothes, which is surely less important than music, architecture, painting……but whatever it’s worth, I did it,”—Yves Saint Laurent
日本的鹫田清一曾在《古怪的身体》一书中说,“一位设计师,首先要是一位追寻穿衣服根本原因的哲学家。他还要是一位对时代无情批判的记者,是一位意气风发、懂得绝望与爱的男公关,还要是一位精明的商人。”
Yves Saint Laurent, Pour Homme香水广告, 1971
就像蒙德里安所创造出的新造型主义,成为圣罗兰先生探寻true equivalence的一种手段。
当人们把身体表层覆盖的这一层看做传达的一种形象,他就具有了画布的可塑性。
服装易可以改变我们的形象,或者证明我们对世界的态度。
Yves Saint Laurent 和他的两个muse,Betty Catroux(左一), Louise de la Falaise(右一)
相比于蒙德里安相对控制的热情相比,圣罗兰选择张扬宣泄。他的身边簇拥着个性鲜明的明星,模特,艺术家……所以你能看到他每一套作品中带着他张扬的气质,自豪的炫耀着每个缪斯的个性。
这一点也和蒙德里安的创作形成呼应,中晚期蒙德里安的作品加入了音乐性的思考,用色热情奔放,配合画面中的线条充满了节奏感。
Mondrian, Composition in red, yellow, 1921
这样的表达也印证了蒙德里安和圣罗兰的思考不谋而合。就像蒙德里安背离学院派,圣罗兰离开迪奥一样。
就像每个艺术家经历的变法一样, 蒙德里安知道那个依靠贵族和富豪的定制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圣罗兰打破了Dior固守了多年的优雅传统形象。
Vogue Paris, September 1965 Photo David Bailey
摄于展览Fashin in style,Gemeentemuseum Den Haag
如果用后结构主义的角度去审视,本次展览中带来的YSL创作的裙子很直观的重构了蒙德里安的画作完成了自己的转述。
蒙德里安的红蓝黄系列画作,也是以平面构成为主,因此在圣罗兰的蒙德里安系列中也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在对裙子的处理上,圣罗兰先生的见解相当独到。
裙子的结构是相对硬朗的A字裙。不会过于严肃,更加的时髦,潇洒。结构强化了整个系列的简洁和线条感。
Yves Saint Laurent Mondrian dresses
同时,YSL的剪裁技巧也使得这套作品惊人的耐看。整件衣服由几块布料单独染色缝制。每块布料都经过精准度量,以确保作品最终悬挂时是平整的。
Yves Saint Laurent Mondrian dresses, by Lood Van Bennekom, 1965-1966
显然,依托于女性身体呈现出的内容,使得原来的风格派精神的语境发生了变化。蒙德里安的构成在圣罗兰的蒙德里安裙中衍生了新的意义。对于圣罗兰先生本人,时装界,艺术界都是一次突破。
Yves Saint Laurent Mondrian dresses
Mondiran, Victory Boogie Woogie (1942–44) 局部
自从二战结束对于未来女性形象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四五十年代新时代女性开始投身工作,直至六七十年代转变为开放、潇洒不羁。
每一次服装的变革都会带来一次新的社会思考。透过圣罗兰先生的探索,我们也能从一个侧面去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问题。
Yves Saint Laurent and Carla Bruni, 1998
这次fashion in style中展示出来的所有有关风格派的作品中,不乏充满创意的作品。不同设计师对于风格派的理解和发扬也都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看到时尚设计师们把风格派作为出发点迸发出的无限想象。
Yves Saint Laurent during his last Haute Couture show, 2002
潮流易逝,唯风格永存。——Yves Saint Laurent
蒙德里安的伟大,在于他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荷兰艺术家,他带给当代艺术一份属于他的坚持和态度。
圣罗兰的独特,在于他对设计本身的坚持和突破,还有他给予女性的一种一往无前的气质。
Piet Mondrian en su estudio en First Avenue, Nueva York, 1941
风格派发展至今,是否能有一个定论?就像时尚是一个怪圈,潮流总是回溯。两位大师追求的真相是否存在一个定论?与其说,真相本身吸引人,不如说,那种深陷入追求真相、抽丝剥茧的奥秘的感觉让人无法自拔。
在展览中,你可以看他们为每一个改变做出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包含着他们不断的突破。到这里,风格派的意义不会止步于平面构成那样简单的存在。早期《风格》杂志中反战、反对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直至今日风格派也意在大众普遍意识间建立一种平衡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利用艺术将生命升华,他们为后世带来的设计思考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举足轻重。
Yves Saint Laurent by Jean Marie Perier, 1995
面对伟大的艺术,你必须得亲自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