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同盟: 首页 > 创意理念
高兴博士:有关设计当下使命的思考
信息来源:中国创意同盟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4-12-01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众多的设计产物不断填充而成的巨大社会容器。这个容器的形成和存在,意味着其中的组成部分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部分,而且也包含着围绕“信息”所形成的搜集、分析、交流、接收等一系列较为高级的行为和产物。尤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这个部分的内容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表现出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诸如各种虚拟技术及相应的虚拟产品的大量出现,就一方面显示了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越来越紧密地与当下生活发生着对应,再一方面还极其细微地对于这种“虚拟”与“现实”相对应、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进行着宣示和诱导。随着设计产物快速大量地出现在生活的环境之中,也连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设计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设计产物在数量上和速度上呈现出的巨大变化,映射出了人类需求的多样和迫切,在这种前提之下,一方面需要对需求加以分析以求获得进行设计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对正在进行的设计全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问题和产物作客观的分析,将其不断地与人的本质需求、本质属性作对照、比较,而不能过分强调为了更具备设计的意味而设计。在经济发达的社会形态中,商业的利润压倒一切,于是出现了仅仅是为了商业的利益而进行的设计,并相应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设计产物,这些异化的设计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每一个设计人员的头脑,使得异化的设计观念在相当多的设计产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导致人类为了使用某些设计产物,而不得不竭尽全力改造自己,以更好地去适应本该是服务(适合)于自己的设计产物,设计原本应该具备的“人本精神”已丧失殆尽。设计也因此越发失去科学的意味,其行为也因缺乏“以人为本”的导向,而变成一种近乎儿戏的短期行为。因此,在现实的实践中回归设计的本质,把握设计的初衷,成为当务之急。
2、设计应当遵循的是什么?
任何实践在主观上的意愿都必然要服从于客观上的规则,虽然规则的产生从本质上讲还是主观意愿的反映,但作为现实实践所遵循的规则,它自产生之时起就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主观性的意愿反映,而更应当被当成客观性的规范和约束条件。对于规则的遵循不仅反映了人类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而且更加直接的保证了实践效能的提高和终极结果的优异。具体来看现实的设计实践,相关的规范性不仅在现代性社会日益变得不可缺少,而且需要我们更甚于以往地对于设计规范性所具有的真实含义有所了解:
首先,是对于“市场”所具有态度设计作为人类现实生活实现的手段和路径,对于“当下”的理解是不能或缺的,同时,对于“当下”的反映也是不可或缺的,相应的,“当下”也会成为设计实践所需诸多要素不可回避和缺失的重要来源。就现时的情况来看,“经济”“市场”“消费”等要素构成了现实的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非仅仅是一种实践类别,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以适应这种环境。这种方法具有极为浓厚的折衷主义色彩,它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因为,假设按行业本身的特性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对应来实施,必然导致设计行为及设计产物呈现极其浓厚的消费主义色彩;而如果置市场的规律于不顾,仅仅强调设计科学性的一面,又难免不使设计实践成为闭门造车的行为,使具体行为因脱离实际而呈现盲目性。这样的行为和产物又必然是远离现代社会的。
其次,设计行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自身的规范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设计教育中的误区造成的,例如:过于强调设计的“艺术性”,这反映了包括设计专业人员在内的群体对于“艺术”的误读,其显性的特征是将表面化的“形式”当成艺术的本质来看待,忽视了“人性”这一艺术的硬核,淡化甚至是忽略“人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天然对应。致使学习者和整个社会,都将“设计与艺术的结合”等同于“艺术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或“艺术的另类表达方式”,从而严重地制约了设计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以及设计行业对设计的夸大,致使设计成为只叫“好”却不叫“座”、只“好看”却并不“实用”的东西。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商品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任何行为都可以同商业目的挂起钩来。“商品可以作为现实社会考量一切的表尺,也成为一切实践产物终极的存在目标”的认识渐渐成为广泛的公众群体的共识,就设计来讲,对于其行为和产物的评价似乎也不能不受这种“共识”的影响。因而,将设计尽可能扩展到更广泛的商业性的行为中去并结出商业化的结果,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然而这也使得一部分不良的商业行为及其产物,仅仅依靠设计行为产出的一张外皮,就得以堂而皇之地变为“优质”和“品位”的象征,这种现象使得设计被更多的人所曲解,也引发更多打着“设计”旗号的“伪设计产物”的产生。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行为也干扰了设计学科正常的发展,使教学环节过分强调设计自身与商业行为、与市场的相适应,而忽视了设计应当秉持的立足“人”的根本,忽视了本应充分发挥设计在“为人而生产,为人而实施”的过程(行为)中所起到的导向和调控作用。设计因根本性的丧失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主旨而远离了现代社会的中心,无法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所谓的“科学性”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更加无法体现,无从谈起;
最后,对于“现代设计”重新理解和诠释。这种做法有助于实践中把握正确的设计方向,使设计真正造福于人类。设计的产生是与人的产生相伴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是绝对化的。从某个角度看,这样一个过程正是借助大量的设计产物的说明,才得以清晰准确地显现,并为后来人所认识和了解。当设计进入“当代”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很好地理解“当代设计”这一概念。事实上,所谓的“当代设计”更需要尽可能地把握好现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并且要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准确洞悉作为人类永恒的精神内核,即,人性高于一切。否则“当代设计”的概念在“当代”的外衣下难免不成为“异化”的怪胎。而对于“当代设计”重新认识及准确诠释的前提,则是对于设计现象不仅仅需要适应,更要以人所独有的分析判断能力来界定区分这诸多的现象及其产物,而其判断分析的能力并不是天然获得的,其判断分析的依据也不是硬性设定的,其根源是对于人性的秉持,其依据是对于人性的不断感悟。
 
高兴博士简介

 
    高兴,博士,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无锡太湖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获得江南大学文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江南大学工学(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外视觉艺术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外美术研究院理事、研究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拼布色彩与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蓉城美术馆学术主持、特邀评论家。
    出版有《新设计理念》《设计概论》《设计伦理研究》《设计问道》等专着7部,在《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理论学刊》等CSSCI刊物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篇,EI及ISTP双检索论文2篇,ISTP检索论文3篇。2012年荣获首届中国当代美术文献奖; 2014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
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 注明出处中国创意同盟
收藏此文】【关闭本页】【打印此文
点击排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2010本科毕
28个强大给力让你信服的公众意识平面广
2010年欧洲设计奖―标志类获奖作品
用Photoshop把照片变成电影效果-简单易
十大顶尖男性杂志,你看过几本?!
上海2010世博会各国参展标志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2009届毕业设计展
创意中国·第六届全国设计艺术大奖赛
创意中国·第四届全国青年设计艺术双年
创意中国·第四届全国青年设计艺术双年
创意图片
不同风格的同一浴室空
2018丹麦设计及广告创
Anker充电器+充电宝二
灯泡里的小花园,原来
方便收纳电线的概念充
加拿大Cha Le茶叶包装
展赛专题
更多

版权所有 2010-2019 创意同盟丨ideatom.com 最佳分辨率1024x768
Copyright©2010-2019 www.ideat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00055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