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面对社会各方面对艺术型人才的需求,不少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多科目大学相继建立起二级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或多媒体学院及相关学科专业。但是,相似专业及学科的迅速建立、数量剧增这一现象背后却带来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扩招的大门无形之间造成了部分艺术类学生专业素质不高;本科艺术教育教学的特色化不足,学科设置实践性不高,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部分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择业困难等问题。
关键词:自由创作 因地制宜 灵活多样
一、 专业加试需要创作的自由
(一)、专业加试出现的问题
据资料表明,十年前在全国1080所本科院校中,就已有597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各大院校开设的艺术类专业的增多,报考人数也出现上涨的趋势,每年的专业加试都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学生,竞争之激烈,专业之热门,学艺术成了多数学生的选择。
但是在众多考生的群体中,往往会出现以下这种现象:由于艺术类专业录取的方式或是按照分数的百分比去录取,或是设置低分数的录取线(有些学校录取本科生的文化课分数线不足200分),使得一些成绩平平的考生在考取其他专业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进行几个月的艺术培训。作为考生和考生家长多是出于无奈,但又觉得这是升学的一条捷径,最终选择了学习艺术专业。由于迫切想踏入高等教育的大门,造成这部分考生既缺乏艺术天赋也缺少求学兴趣,没有坚实的绘画与设计思维基础,缺少审美能力,更多只是停留在表面技法的描摹。于是,艺术便成了补足品和附属品,似乎成了进入大学校门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二)、专业加试需要标准之外的自由
专业加试模式的改革是从2006年开始的,主要采取在全国部分省市出题统一考试的办法,以此来杜绝临时进门的学生。虽然这一举动,比以前保证了专业方面的高素质,但是,传统的艺术临摹方式、评判作品的统一标准仍存在于大多数的艺术加试中,以设计类艺术加试为例:较之从前加入了自由设计创作,对实物的现场描摹转变为对静物进行记忆性描摹,于是光感、色彩、造型及画面结构都由自己来把握,从视知觉的角度来看,就是将记忆中对物象的形状色彩结构的经验挖掘出来,虽然达到了头脑中的2次加工,但仍是脱离不了描摹的技法。而对于衡量作品的评分标准,视情况而定,有时候还是应该允许部分作品的“出格”、“天马行空”,毕竟设计创作是需要发挥激情的,在理性逻辑指导下去发散思维,画面中才能生成独特的视觉情绪与视觉效果。
不论是以艺术加试为标准,还是以文化为基准线,都不能单纯的拿来衡量艺术。艺术本身就是多样而丰富的,这种看起来形式多样的考试,到最后只能限制住审美创意,也会磨灭艺术的创造性。国外艺术专业不以基础学科为检验的标准,甚至部分院校对于基础学科的训练也早已经取消,素描和色彩都成了普通的通识课程,是有兴趣的人想学习的,艺术是属于大众的。只有终身以纯绘画为生的艺术家,才能用单一的考题方式去衡量他是否有绘画方面的潜力,而对于以创意为主导的设计,这种传统方式就会成为了绊脚石。绘画技法固然重要,而且现在还在召唤它的回归,但是以此来做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艺术潜力学习甚至决定是否能继续深造学习,都是不得当的做法。
二、学科设置应灵活多样,以特色为主
(一)、学科设置出现的问题
现在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有些院校表面上按新专业设置科目,但招生和培养目标乃至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仍没有脱离旧有的模式。也有一些院校及时调整了专业结构,根据新专业的特点重新组合划分了专业群,形成了互相匹配的教学模式。以上两种模式,很显然后者的学科设置模式更适合培养有艺术专长的设计人才,专业涉及的学科面更加宽泛,针对性更强,基础课的学习虽然使得各设计之间的专业界限变得模糊,但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有些艺术设计专业采取两年的公共基础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大三时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不同的兴趣,规划自己的设计及从业方向,在后两年自行选择修读视觉传达专业或是环境艺术专业。虽然在后两年学习到了与各设计相关的所有设计的领域,有广度,但是缺乏深度,杂而无章,感觉上什么都会,但是只是浮于表面现象,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抓住。在毕业后与社会实践接轨时,学生会发现真正能实用上的或许只是所学的一小部分,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所学到的东西已经不能与实际情况对应上,这不仅是专业实践的缺乏同时也有学科学习没有系统深入学习的原因。
(二)、学科设置适合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事件的问题。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这个“因地”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紧随设计市场的发展,根据艺术院校所处的当地城市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学科。这是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不同,特色文化也不同,社会上文化事业得到重视与发展程度也就不同,相应的,一些相关的艺术事业也会蓬勃发展起来,这时候艺术人才市场的形成与需求也相应的需要艺术院校可以设置对应的培养专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毕业生在面对平面设计单位招聘时,南方与北方的设计单位要求学生掌握的电脑绘图及排版软件都是不同的。因此,对电脑软件设计课程的设置应该优先针对当地设计市场行情或设计行业居多的热门城市进行调研,与实际市场进行有对策的接轨。当然这种调研的前提也需要适应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一成不变,这也就意味着该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更新期不应超过3年。此外,学科设置还应该瞄准社会急需的热门的设计人才,可以设置限选课或选修课来进行补充,如画廊经营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师、色彩形象设计师、策展设计师等,把艺术专业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产业、更贴近社会人才市场,更具有实用性。
第二,对于综合类大学建立的艺术或设计学院而言,应结合学校已有的重点特色专业(文科、工科、经济、管理等学科)与设计专业进行交叉融合,突破纯设计或纯美术的界限,提高设计专业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这种相互交叉或“1+X”模式最初都以办学形式出现,多半是附加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国外院校进行合作办学,或是通过学习技术硬件来提高设计的速度和生成的图像语言,大大忽视了院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到了后期虽然发展为不同学科的相加,但却没有将两个专业的特点进行综合提炼,跨学科之间的契合点还没有抓住,创新性不足。在国外综合型设计院校的学科中,有生物技术工程与数字媒体两个专业科目衍生出的生物图像视觉设计,也有计算机专业与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专业结合衍生出的交互体验设计等等。以院校已有的优势专业为设计专业的发展定位,突出个性化的特点,不是只改变创作方法可以做到的,而是要依靠改变创作的思维,去完美呈现出科技与艺术、文化与艺术、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这才能在本质上导致新设计方向的产生,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学科才具有实用性与新颖性。
(三)、学科考核形式应灵活多变
本科艺术教学的结课方式多以考察考核为主,而考试这个词似乎只与文化课有关。每次结课都以两种形式为主:论文或者设计作品。只有部分理论设计科目是需要以考试这种方式来检验对知识的应用。学科考核形式应该根据不同设计课程的特点去划分不同的考核点,对于考试这种形式,虽然可以降低学生对专业的轻视、随意蒙混过关的态度,可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对所学概念模糊,不知所谓,也不明白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人体工程学和透视学等认知科目应该以考试形式为主,必定会加强巩固基础专业理论;创意型设计课程如概念设计、图形语言等科目的考核形式应该着重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以旧创新,以形创意,注重设计文化内涵的延伸,以多角度的设计方法去诠释主题;实战型设计课程如CI设计、广告策划是需要以团队合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可以担任设计团队的不同角色,体验完成设计项目的运作流程,发掘自己的设计潜力和特点。
除了以上的问题,还存在着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多年不变,艺术教学研讨与交流太少,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当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涌向了新兴产业,又会出现这种恶性循环:艺术市场与人才需求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达到平衡,拓展学生的潜力,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社会文化产业及设计市场如何去进行接轨,又将是新一轮的探讨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潘鲁生. 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设计艺术. 2002年01期
[2]刘海英. 适时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