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为两年多前,我应要求为一届“本科毕业生作品展”草就的未署名“前言”。不过,其间谈及的“活态”问题,早在2005年初,我便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时就曾提出,希望能以“生态”的称谓代替。其理由也颇直接,即“活态”充其量只是虚伪的“标本化”观瞻,而“艺术体”本身壮健的生命力,终将因“解剖”式的考察与复制,丧失殆尽。遗憾的是,岁时推移,设计界、工艺美术界的“蓬勃”发展,在我看来仍不可避免地深陷于比之“活态”更可悲、可怖的境地当中。虑及此,现刊布这样一则小文,在新的学年又已起步的时刻,或还有可供哂正的价值,继而许能借以鼓舞些后起者。
XX级是我系肇建以来首届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今天所展列的既是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他们在4年短促但多彩的青春时光里,更是他们在与勤恳、务实且知识丰富、扎实的专业教师们一起互动、求索并不断增益的过程内,所有心得体会的一次集中总结与呈现。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且着眼于造物文化的,具有前瞻性的综合学问。其关注点始终紧密围绕着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的历史和理论问题,展开执着而稳靠的研辨。其目标是企望通过广度和深度共存的跨领域探索,阐发出在世界格局下,设计行为本身的客观历史和特殊规律,以期形成有益的经验归纳与结构借镜,进一步推进实践论层面的多元和雄奇,并及认识论层面的博洽与宏阔。
当然,作为“教授-习得-外展-回馈”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必要着重审视一下“毕业设计”阶段对本科生个体成长的种种独特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我们也同样有必要着重思考一下当今社会不断倡导的那个特别议题,即设计的“活态与活化”又是如何凭着学员之手、口、心、眼的配合而展露出来。
所谓“活态”,某种意义上是强调了设计的理论化研究对于自身创新的贡献,也就是对于设计实践的反哺功能。这是其之于历史人群的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又能与“设计”的深层内涵相呼应——意在明确,于新旧交融、辉映成趣的前提下,将理论框架的枯燥、灰色转化为生命之树的蓬勃与长青,使得设计在更高远的层面上,仍能彰显出一派万舸争流,但又同舟共济的、宏观与微观兼具的喜人态势。
所谓“活化”,是肯定了真正“好的设计”对于创造领域的进步意义,不泥古、不薄今,不唯“中”、不媚“西”,同时又能在理论高度上为社会之真、善、美,规划出可能的行动“范式”。这还是其之于广义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项使命,更能与人类精妙的智慧相衬托——意在明确,于随事赋形、因用生姿的前提下,令灵性的漫浪、潜变,与惯常的冲淡、俗凡相契合,使得人文精神在更延绵的维度上,仍能承载着一种河川百纳,但又清标独存的、公共与私我皆备的动人意涵。
如此的“规划”对我们毕业班的同学是否有难度?从当下布排于各位手边的墨香飘荡的主题论文来看,就摆置于各位面前的设计作品而言,他们已是达到了设计学研究的初步层级,基本明了了前辈和同侪们的殷殷嘱托。
于此,我们谨盼,这经过涵养后的新与旧、少与长、初诞与资深,能够继续坚毅地拓筑明天,能够继续卓越地启迪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