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想象力乃“中国创造”之源头
2010年诺基亚携手搜狐、土豆网打造主题为“互联应用 中国创造”的消费者活动,鼓励本土开发者和消费者拥抱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创造”浪潮。本次活动邀请消费者在线提交自己创作的主题、铃声和视频,并展示诺基亚的移动互联应用从早期研究、中期开发到成熟商用的本地化生命周期。中国顶级艺术家和社会名人如漫画家朱德庸、导演陆川、音乐人小柯和张亚东等作为“中国创造”成功力量也加入了本次活动,并共同号召消费者加入本次活动。
搜狐文化频道邀请着名漫画家朱德庸先生就中国创造话题进行采访。
“中国创造”避免走“歪路”,想象力乃产业之根基
搜狐文化:主持人李劳
朱德庸:台湾大师级漫画家
问:朱德庸先生,您曾将个人的创意工作称作“小我”将一个国家的创意工作称作“大我”,并称只有有了“小我”的成功,“大我”的兴盛才成为可能。这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朱德庸:我们谈“大我”——中国创意产业或说“中国创造”的兴起是在一个大背景上进行的。这便是中国正在尝试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大转变。“制造”跟“创造”是两回事。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很多的行业从制造开始,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制造,始终跨不出“制造”的局。别人供给你足够的素材、足够的资料,甚至给你很清楚的指示、你这要怎么做,然后你才能够做得出来,当你把这些因素抽离掉之后,完全从零开始,或者从无中生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身上困难重重,我们要从制造跨越到创造层面,甚至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问:大陆现在发生的事情,是中国政府明确地提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撑。我们非常有兴趣了解在您眼里,个人的创意作业如何汇聚成一个国家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
朱德庸: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东西也是从西方来的,当初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名词叫做“文化创意产业”。他们最早很简单的就是利用了个人的创作力,然后这个创作力透过市场的一些商业机制或者是市场活动等传播方式,慢慢开始被很多人接受和所喜欢,然后就形成了一个现在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比如说一个漫画家,他只是想创作某一个作品出来,然后这个作品得到大家的喜爱,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产业愿意投入,让他把单一的一个出版品变成一个动画,再从动画又转换成许多的玩具、服饰这些。慢慢他发觉一个产业链条形成了,而且这个产业能带来的利润是如此之大。它甚至能够对另外一个地方的文化产生质变的效果跟威力,大家才开始知道原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在大陆和台湾,都成为了非常热点的话题。大家全部都在谈论怎么样让这个产业能够做起来,然后怎么样有很多的一些配套的措施帮助它成长。
问:对,西方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自然产生,然后再有政府力量介入。中国的情况,可能是民间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生长到一定的规模,现在政府要发挥非常主要的作用来帮助它成长。
朱德庸:就我的个人感觉上来说,其实大家的路还是都走歪了。我觉得怎么样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怎么样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其他对我来说都是其次的。你没有办法创造出自己的一个想象力出来的时候,你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中国创意出。换句话说,我看这个事情,比如常常有人跟我讲说未来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产值是非常惊人的,但是我觉得大家都看得太远了,其实应该回过头来看,这么庞大的一个产值的行业,它最根本的是什么?根本的还是人,就是一个人而已,是这个人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来大家喜欢看的东西。这是整个产业的源头。
问:想象力,您认为这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
朱德庸:创造需要想象力的,但想象力并不单单只是想象力,想象力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我觉得想象力其实就是你生活的形态、你生活的方式,所以这些加起来最后才会产生所谓的创造力出来。谈到“想象力”,就要说我们中国到底有没有“想象力”这个严肃的问题。大家常常会问为什么别人可以创造出来这样的东西,而我们创造不出来?我们每一个人是否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价值判断。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找出这个东西来。如果你找到属于你个人的一种价值,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跟随大家的脚步,我觉得在那种时刻,你的想象力才会出现。就好象今天我们开玩笑说《阿凡达》这个片子卖钱嘛,然后所有人都去拍《阿凡达》,那你想想看这能够激发出任何想象力吗?我觉得不会。
{nextpage}
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想象力
问:也就是说,在创作领域,最重要的还是讲究自我,张扬自我的个性和方式。
朱德庸:每个人必须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们在支配自己的生活,这往往是一个错觉。大部分的状态是,生活在支配着我们,我们的力量和意念已经被摆布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了。怎么样把我的意志和想象力发挥出来,才是培育“我”的创造力的根本问题。要注意“我和我们”“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我”变成“我们”的时候,你就没有“创造力”而只有“协调力”了。所以,我一直非常强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然后我在我的创作生活里面要保有什么样我独特的只属于我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是我一直能够长时间从事创作的工作并创造出一些自己的东西来的根本原因。
问:刚刚您谈到小我和大我,感觉您是更加强调一个小我。 “大我”的创意产业它其实只是提供一些政策性的支撑,小我就像种子一样,而小我跟核心又在于想象力。有一个非常强调个体跟自我的生活,这个想象力才可以培育出来。这个观念跟西方的漫画创作的观念有哪些异同?他们是不是也这样强调?
朱德庸::这个问题应该分几部分说。第一,我觉得中国人“的我”,确实是比西方人来说要小得多。西方人非常强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价值是什么。26岁的时候,我去美国,跑了大概有十个城市,接触了非常多的美国人。遇到的一个人的一个朋友,每年只工作半年,另外半年就玩。我就问他,那你半年钱玩完了怎么办?他说玩完了之后我再继续去工作,再存钱,存到足够了,我再去玩。这个时候那个观念对我来说是相当震惊的。一个人竟然觉得他的人生不是为了世界而来的,更不是为了成功而来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他要过他要的一种生活。从这么小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亚洲人跟西方的人关于“我”的那种差异,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原创力那么强的原因。西方教育鼓励小孩子选择任何一个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在亚洲的教育里,所有的小孩只有一个目标——赚更多的钱。很多小孩子本来有很好的天赋,可以做很多有创造力的事,但只是因为这样一个教育方式,便泯灭了。培育出来的嗯全部跟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然后当他从事一个他不感兴趣工作的时候就不会有所谓的创造力,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东方跟西方很大的一个差异,这几十年来,所有一些具有创造力的事情几乎都是西方人在做。
第二,我们今天在拼命地学西方,但是学得不透彻。我们现在所学的一种方式,就像我前面讲的,我们以为我们支配了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生活在支配我们,而所谓“生活”这个字,我认为是一个西方的观念。实际上西方的观念在支配着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现在所接触到全球化商业。
问:您认为今天的“全球化商业”也会对我们的想象力产生抑制作用?
朱德庸:商业让你无穷尽地去拥有各种新的东西,然后在这个拥有的过程里面,拥有本身就取代了你的梦想。仿佛当你拥有这个东西时,就满足了你的梦想,这是错的。梦想是应该靠实践而得到的
{nextpage}
网络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发表平台
问:您这些年来大陆很多次,也看到其实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只是把它看作一个产业,而且会采用过去扶植其他产业的那些手段,比如政府基金、税收、土地支持以及其他的一些偏财政方面的政策的一个扶持方式。在中国的电视频道里面,在有线的电视频道里面也充斥了,因为政府严格的把国外的漫画剔除掉,然后来播本国的产品。从我的角度来看,那样的东西如果给我的小孩子看我是没有信心,我觉得它是没有营养的,它里面传递的价值观是我不愿意让小孩子去接触的。这样一个情况,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的,大陆今天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前有没有在台湾发生过?
朱德庸:政府用一些扶持的方式,老实说我认为并没有错。强大的西方文化已经太成熟了,然后它的整个商业机制也早于我们几十年了。如果没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在后面去催化这些事情,我认为亚洲市场会完全变成西方文化殖民地,这是我们一开始就落后西方几十年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所以政府出来做政策和商业机制上的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日本漫画家,他画出名来了,马上就会有动画公司帮他把作品制作成动画片,马上就会有玩具制造商投入玩偶制作,文具公司以及其他的公司都开始投入,会把这部漫画作品做成铅笔、笔记本……
但是如果在陆或者是台湾,你就会发现一个漫画作品成名的时候,这个商业的配套是完全没有。这些企业绝对不会投资那么大的钱。我们对我们的商人是很失望的,不管是大陆或台湾,他们都是非常短视的,都以盈利赚钱为最高的指导原则,宁可去做代理,不做开发。此外,就算是有一些企业愿意投入的时候,但是因为整个市场的机制并不成熟,再加上还有很多盗版的,也会让他们没办法走下去。这种情景当然如果政府有能力的话,政府应该要带头先来做,先要想办法把一些平台建设好。政府可以投钱,政府可以扶持,政府可以做非常多的配套措施。
但是这样做能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呢?这个很难说的。怎么样让大家有创造力,有人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必须给他足够的诱因,市场的诱因是其中一个,让很多人看到我投入这个行业是有发展的,我相信有很多人愿意投入。但是至于会有多少人从里面产生出来,那个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问:人还是“中国创造”这个命题中最关键的要素,这个似乎是整个产业及政府所面对的最棘手问题。您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朱德庸:创造是一种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一直想要强调的就是生活方式,我觉得现在人的生活的方式太被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住了。所有的人其实追求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我相信那个目标不是名就是利,但是那种方式有的时候跟你的创造是相违背的。当你要追求名跟利的时候,你必然会寻求很多人的认同,当你一旦要试着让别人认同你的时候,你的想象力就会少。因为你的想象就会变成必须要跟大家一样,必须要满足大家的想象,我觉得那个并不是我希望采取的方式。
谈到怎么样才会有“中国创造”,大家不要太把它局限在一个创作目标上面,你要创作出什么伟大的作品,我觉得如果朝这个方向去想的时候,也是一个陷阱。
而真正的中国创造,必然关于每一个人,当整个社会做好准备容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时,每个人的想象力都会被激发出来。“中国创造”应该是一个各行业都参与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文化创意产业里面。譬如说,我今天是一个漫画家,我拥有一个漫画家的创造力,如果我今天是一个拍电影的,我拥有拍电影的创造力,如果我今天是一个音乐家,我拥有一个音乐家的创造力。如果我今天是一个生意人,我就拥有一个做生意的创造力。如果我是一个老师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拥有创造力的老师,我读和句用我的一种方式教导我的学生,让他们变成更好的人,更有想象力,更有自我。比如说今天我是一个家庭主妇,我怎么样让我变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家庭主妇,我怎么样把创造力放到我的生活里面,我的家庭里面。其实我觉得只有这一种的创造力才是一个真正庞大无比的创造力。而不是只是把它限制在单一的一个行业里面,变成只有从事创作工作的人才必须有这些创造力,而其他人都不必有,其实那是错的。我觉得创造力真正可以产生很强大的力量,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创造力。你想想一个家庭主妇如果对她的生活是有创造力的,你想想看身为她的小孩,他能够会没有创造力吗?他在这种生活里面,生活过程,生活的养成里面,他就吸收了无数的创造的可能。
{nextpage}
问:刚刚您谈到其实整个的这种创作的过程是根植于自己的生活,您当初也是从一个普通的漫画创作者,成为今天这样确立了自己一个风格,还有您自己表现世界的一个大家,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最应当守住的底线,或者说最应当避免的误区是什么?
朱德庸:我觉得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我只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像边走边找路一样,我26岁正式投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我要创造出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我知道一件事情,我从创作里面可以得到无比的快乐,然后接下来画的那几年里面,我同样还是保有那个快乐,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利用我的创作多赚点钱,然后再慢慢一路走下来,直到今天。
我一直有一个很清晰的感觉,从事创作,我必须享有创作上的绝对自由。所谓创作的自由,就是我今天绝对不会因为某一本书特别好卖我就只做那个书。我也不会因为市场上面需要,然后去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如果大家对于创作感兴趣的话,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创作是一个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规定的事情,但在有如此大自由的范围里面,你要更加清晰自己要的那是什么。我觉得从事这个工作二十几年下来,一直是靠这个方式的,这条路我从来没有走偏过。
问:以前漫画、动画都有它固定的介质性,现在它们又多了一个新的传输的管道,就是网络,比如说现在已经大量使用的互联网,还有正在越来越多使用的手机这样的一个网络。以前可能大家是用报纸,是用杂志,漫画、和动画片这样的形式来传播,现在新的传播形式正在建立,您有没有思考过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会对整个漫画产业的发展形成怎样的影响?
朱德庸:互联网它首先的一个好处是每个人可以方便地拥有一个自己的平台,然后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发表他的很多的言论。我觉得如果就一个创作和发布一个作品来说,互联网让这个发布的门槛变低了。大家都可以把它的一些作品放在自己的部落格(博客)上面。我觉得从这一点上来看,从满足个人创作欲望上来说这个是蛮好的。
问:网络也具备一个传播功能。
朱德庸:对,当然另外一个好处,它是一个平台,也许对很多有创作欲的人来说,他可以利用这个发表很多自己的作品。以前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班上会有一些喜欢画画的人,上课的时候会开始画一幅幅小图,然后让左右的同学传阅。部落格也有点像那个样子,在传阅的过程中有人后来就变成漫画家了
{nextpage}
中国创造需要无数的梦想
主持人:朱老师这次为中国创造活动专门创作了四幅作品,请您依次解读一下这四幅作品。
朱德庸:对我来讲很多创作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说的。老实讲我觉得人家常常问我说怎么样中国才能够有我们的创意、有我们的创造,其实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大的问题,有时候讲得我自己也会心虚的。因为我觉得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不是说我讲完之后这个事情就获得改善了,这个事情就产生了变化了。
我曾经有很多次都有想到要退休,但是后来还是持续画下去,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还是希望在我还有能力的时候,再多画一些,看看能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创作这个行业。所以我觉得我对于中国创造,如果有任何帮助的话,就是我不停地继续创作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帮助。比我讲的一大堆话来得都有用,这个是我自己的感觉。你实际去创造出一些东西出来,真正对创造感兴趣的人看到会想原来这个东西还可以创造出这个样子。我觉得那个就是在他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比我讲的一堆,比别人看得似懂非懂来得直接。所以当初他们跟我说你就画几幅图的时候,其实我蛮感兴趣的。这几幅图我就很简单说一下。
有两幅是从《绝对小孩》披头去画的,有一幅披头好像打瞌睡一样,上面有一句英文,“MY DREAM”。其实我觉得我画的时候当初想法很简单的。第一我知道《绝对小孩》卖得很好,大家对《绝对小孩》里面的主人翁披头是耳熟能详的,用他来传达一个想法,我觉得是蛮适合的。至少大部分人看到都知道这是《绝对小孩》的披头,这个绝对小孩在这个漫画里面是充满了各种梦想的。我觉得他是一个体制外的小孩,他充满着想象力。所以我觉得让他作为一个“中国创造”主题的画来说还蛮贴切的。他那幅图上面的文字是“MY DREAM”,我觉得中国创造其实是需要无数的梦想的。我为什么说需要梦想?因为我觉得现代人已经很少梦想了。看起来现在人好像想很多,但都不是梦想。现代人就算有梦想,这个梦想也是极大众化的一个梦想,就是我要发财。我觉得我想画披头的“MY DREAM”,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梦想,对他们来说有梦想就有无穷的想象力,就有无穷的可能性。所以我其中一幅图是那样子画的。
朱德庸作品:MY DREAM
{nextpage}
另外一个还是用披头画的,画得有点像小魔鬼一样的,上面有一句话“I AM ME”,其实这个跟中国创造是很有关系的,你可以读成一个“我”,而不是一个“我们”,我觉得个人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个人化能够创造出非常多与众不同的作品出来,其实这些作品我认为就是一个创造力,就好像我们现在看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作品,真正能够留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它的想象力都是非常不同的。它并不会跟一般的潮流走,它是完全从自我作为出发然后创造出让大家都会感动或感受到的一些事情的。我觉得如何成为“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换句话说,“我”是一个创作者必须要有的才能和条件。“我们”是一个CEO必须要有的条件,但是对一个创作者来讲,“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其中两幅图,一个就是“MY DREAM”,一个“I AM ME”。
朱德庸作品:I AM ME
{nextpage}
另外还有一幅图,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整幅图,有一个女的穿着很漂亮的粉红色的裙子,然后旁边无数多的人参加一个酒会。还有一幅图是上班的时候满街都是人和车,但是有一个人骑着一辆单轮的自行车,在电线杆上面骑。那两幅图就是回应了我刚刚前面跟你说的,我们要有我们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两幅图要表达的就是在那么多人里面,你还是保有了一个你自己的方式。这个方式是让你能够过得更好、而不跟着大家的脚步的。我记得我这个图在画的时候,我的一个想法是“众人之间,独享自我”。其实我觉得这就像是一样的人群,但是不一样的人生。
“众人之间 独享自我”之一
“众人之间 独享自我”之二
我一直在谈怎么样才能够有中国的创造力。我觉得中国创造力就在于每一个人能够发挥他自我的力量,而这个“自我”最大的来历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为我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可以创造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个不一样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创造力。
所以我画的四幅图其实我个人觉得都是跟中国的创造力有关的。
{nextpage}
主持人:能不能请您对于这个活动说些寄语?
朱德庸:我觉得你们肯办这个活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多少还是有起一个提醒的作用。你们也可以利用这一次机会提醒大家,其实我们是需要创造的。我觉得现在这么多人使用互联网,我相信这个传播的力量是很大的。我还是蛮开心你们能够办这个,让大家开心地知道其实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我还是要强调的就是,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创造力绝对不是单单呈现在创造作品上面的,就像我前面说的,它应该是一个全面性的创造。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不同的人、任何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创造出属于自己创造力的生活。这个听起来好像很抽象,其实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平常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会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理念去创造出一些东西。还是说我们的生活其实已经被外界所有的东西所控制住了,我们有没有在我们生活里面创造出更好的一种创造力?其实我觉得那个才是真正我们中国创造某一天真正能够达成的一个目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那个状态实现了,我们才有可能到达最终成功的一个结果那里。
朱德庸:因为事实上当大家都有他能够创作的一个部分,不管在他的职业、在他的生活,每个人在他的人生都具有创造力的时候,我可以说那就是一个全面中国创造的时代,那个时候中国不但可以把我们的作品创造出来,然后把它拿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去看,我们还可以到全世界去感受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创作是什么样子,我们对于生活的看法是什么样子,我们对于人生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世界,对于这个时代,我们独特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其实都可以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的。
主持人:就是价值观方面的。
朱德庸:对。
主持人:好,朱老师非常谢谢您来做这个采访。也欢迎您下次到北京来的时候能有机会亲自见到您,然后跟您进行交流!
朱德庸:好!
主持人:非常期待。
诺基亚“互联应用 中国创造”官方活动地址:http://it.sohu.com/s2010/created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