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50周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七楼学术报告厅召开题为“新中国民族美术与民族美术教育”研讨会。借助于民族大学美术学科50周年展览这样的契机,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尤其是民族大学老中青三代的教师,一起共同来探讨新中国民族美术创作与发展和民族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会后视觉中国编辑有幸采访了国家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
视觉中国编辑(右)与中国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合影
视觉中国:您好,我是视觉中国的编辑,请问参观过这次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传承与超越”50周年师生作品展,您感想如何?:“或者说在哪个方面给您最大惊喜?
郑工:说一点感想,来的时候刚好从设计展厅进去,是从后面看到国画,再从国画看下来,感觉很不一样。民族学院承担了特殊的任务,民族美术的教育,整个民族美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是非常有特点的,我看了展览的时候抱有这样的期待,看了展览,我觉得确实如在前言当中所说,立足传统民族的文化立场,面向现实,寻求一种超越。我看到一个关健词“时代性”,对于民族美术来说,可能是时代性和民族性.从技法上来说,创作水平上来说确实非常不错,也丰富多样,个性突出和时代非常合拍,如果用现代的美术学院的创作方面的教学要求来说是高水准的。
所以个性的东西,特别是个性突出与时代合拍,是这次展览给我最大的惊喜。
视觉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在展览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一种民族化与国际化,您刚才的发言也提到了相关的命题,请您能就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要怎么样更好的结合?
郑工:立足传统民族的文化立场,面向现实,寻求一种超越。全球化、国际化,像一位先生在论文集中提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个问题,我想在展览当中也是比较突出的。民族文化,民族培训,这方面的资源是非常多的,但在现在民族美术的创作当中,这种资源状况如何?比如说我们谈到这个资源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题材、主题,还有一个是和这个文化息息相关的表现范围的东西,和手法、风格、技法有关,和文化类型有关系,不仅仅是表现在表面的服饰,少数民族的生活景象,特别是服饰和民族人物的形象上,往往变成符号性的东西。
民族性与国际性其实是相对矛盾的,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的同时,民族化就会减弱,很多民族符号的东西在国际化的同时,民族特性就会消失,保持本民族的特色,是基本。
视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教育,需要政府、文化、教育、艺术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特别是偏远地区,国家都有一系列的保护政策,那对于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不是也同样是一种对民族艺术的保护?
郑工:当然是一种保护,文化,是以人为根本,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人的传承,所以民族美术教育本身即是一种。
民族文化的资源特别是面对中国多民族文化当中,中国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如何发展,对于一个高校来说,对于一般的创作机构还不一样,带有一种研究性,创作的研究方面,这种民族资源,我们讲研究性有一种往后看,往后走,带有抢救、保护的性质,在这方面不仅有一种阐释性,不仅往前走,往单向看,在文化类型的复制上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进一步强求和挖掘,比如说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合起来,民族美术学院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和深入做一些课题,对于保护民族美术甚至是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