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闹天宫》,大家都不会陌生,这部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作品是我国动画片史上辉煌的一笔。此后的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动画进入了复兴时期,《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阿凡提》等优秀动画片层出不穷,而当时光进入八十年代,《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然而,在制作技术日渐成熟的近十几年,我国动画却鲜有佳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进入了中国市场,与制作精良的外国动画相比,我国动画似乎“相形见拙”,流失了本就不多的本土动漫消费者。
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动漫业的发展出现了缓慢趋势,进入二十世纪后,上至国家,下至从业人员都在尽一切努力试图扭转这个局面,动画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这一切却似乎没有打动消费者,很多动漫迷仍旧选择看日本动画或者美国动画,很少关注本土动画,甚至对于我国动画质量颇有微词。那么,是那些原因让中国动画不受追捧呢?
首先,中国动画定位过于低龄化。一直以来,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动画是给儿童看的,而这里的儿童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学龄前与小学低年级儿童。因此,为了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多中国动画从内容到画面都制作地尽可能浅显易懂,甚至有些动画用力过度,从浅显易懂变成了“幼稚无聊”,就连“小观众”们都觉得这些专门制作给他们看的动画片太幼稚了。从这可以看出,很多动画制作者并不了解他们的观众,而只是按照自己心目中孩子喜欢的模式在制作片子,如此“刚愎自用”制作出的动画作品不但不讨小孩子们喜欢,更加不会受到其他年龄段观众的欢迎。
第二、中国动画的故事不够引人入胜。中国动画的制作流程不同于日本,日本的动漫产业链从漫画连载开始,漫画连载阶段可以测试一部作品是否受欢迎,不受欢迎的漫画将会早早收场,而受欢迎的漫画将会被改编成动画。这样做一方面为动画提供了剧本来源,而且确保了剧本的质量。回看中国,我国大部分动画都是现编剧本现制作,一方面,我国缺少优秀的动画编剧人才;另一方面,编剧只能凭借自己的喜好与想象写剧本,而写出的故事无法接受观众的检验,因此,这就使得很多动画作品与观众的喜好相去胜远,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第三、中国动画的内容过于说教。不管是美国动画还是日本动画,受欢迎的好作品都会为观众带去正面力量,这使得动画作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中国的动画制作者过于关注动画的教育性,而忽视了动画的趣味性,通过故事的设置、角色的对话生硬地插入了大量呆板教条的“大道理”,大大降低了故事的趣味性,让大多数观众都丧失了兴趣。
第四,中国动画的画面不够精致。当大多数人回忆起看过的日本美国动画,精彩的故事会让人记忆犹新,而漂亮的画面更会让人久久难忘。而相对于外国动画对于画面质量的严格要求,我国的动画大多画面构图简单,人物形象设定不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而这对于一部动画来说都是致命伤,故事再好,如果画面不够好,人物不够漂亮的话,也提不起观众的兴趣。
中国动画的这些缺点,反映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合作机制不够明确。动画工作室、电视台、动漫衍生品生产商、等机构没有能够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推广一部动画,然后在各自范围内的获利;创作队伍不够成熟。中国动画产品的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创作者或自身功力不够,或不了解观众喜好,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动画作品反响平平;受众过于单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观众喜好不尽相同,而中国动画只一味地制作迎合小朋友口味的动画片,这使得中国动画流失掉一大批潜在观众。
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中国动画的缺点已经暴露出来,这就能够指导从业人员去改正它们。希望中国动画制作人能够正视这些缺点,虚心接受观众的建议,寻找自身优势所在,再接再励,重塑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