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到25日,第三届“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学术论坛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论坛内容丰富,其中既有开场的系列活动,更有来自德国、美国与中国学者的六大主题讲演与两次内部研讨构成论坛的主体。最后,还有一场学院音乐节以及一场包豪斯剧场+杭州声纳表演。在很多人眼里,每届的“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学术论坛都很让人期待,也都很精彩。因此,本报特约该论坛的创建者与学术主持、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振宇教授为我们对本届学术论坛作个介绍。
论坛背景与宗旨
2011年12月18日到25日,第三届“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学术论坛由许江教授与曹意强教授分别所作的两个主旨发言拉开序幕,延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一时,来自德国、美国与中国北京、上海、南京与广州等地的诸多学者与艺术家陆续聚集杭州,共同讨论当代文化研究的问题。中国美院在艺术史学史、中国画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目前有着“潘天寿纪念讲座”与“贡布里希纪念讲座”那样以古典学术及其传统着称的高端论坛,而“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系列学术论坛,是中国美院藉其传统学术之功,介入并构建当代文艺评论与文艺批评的现实,让理论探讨成为一种积极的创建行动,成为一种具有艺术生产意义的行动,从而为当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切磋学术、碰撞观点、交换思想、共同实践的公共平台。
早在199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就率先发起了一系列关于当代学术“视觉转向”的探讨,形成了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2008年,为广聚学者精英,深入当代中国情境,推动视觉文化研究与现实以及艺术创作的多重对话,学院创建“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论坛,旨在为国际上方兴未艾却稍显混乱的视觉文化研究建立坚实的知识学基础与现实语境。那种将视觉文化研究简单地归结为对于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研究,或者归结为对于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研究,都难免是片面的误解。视觉文化研究重要的不是给它自身划定一个学科性的研究领域,而在于强调在当代情境下新的问题意识以及表述模型。因此,从第二届开始,论坛采取了问题-主题式结构,围绕主题邀请数位主题演讲者,同时,邀请诸多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的专题讨论,形成德勒兹意义上的流动性与游牧性学术交流方式。第三届论坛的主题是:空间(Space)、想象(Imagination)、征候(Symptoms)。
空间,作为一种现实与历史的观念
空间体验,是我们最日常的一种体验。从古代的“上下四方谓之宇”,到今天处处皆在的都市生活,空间是我们不断遭遇并与之打交道的世界。许江教授在他的主旨发言《黑匣中的琴——亦谈城市空间的想象》中,以自己亲自参与的上海世博会“城市生命馆”主题馆的设计工作为例子,描述了不同的城市观念,带来了对城市空间想象的迥然不同的判断。他指出,城市的空间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城市的存在方式,它结构性地规定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杭州的畔水与坊巷的空间特色,与杭州人的慢生活、市民化的特点相关;威尼斯密织的水巷与小巷,其生活方式则迥然不同。
空间,也是艺术史及艺术史写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曹意强教授在主旨发言中特别强调,文艺复兴以来,建筑师与艺术家如何在空间的问题上聚合在一起。布鲁内热斯基的城市设计与透视问题,构成了文艺复兴最为重要的知性现象。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城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规划中,也体现在艺术的创作中。
就艺术史的写作而言,1828年,黑格尔在他的讲课笔记《美学》中,描述了从埃及金字塔到希腊神庙再到哥特式教堂的空间变化,构成了他有关精神与物质这一历史宏大叙事中的重要线索。随后,通过卡尔·施纳泽(Karl Schnaase)与桑佩尔(Gottfried Semper),建筑物中的内景观念,作为一个精神内在性的隐喻,在意象丛中纳入了两个黑格尔未曾联系的因素:绘画中人物心理的相互作用,而这又被视为透视的一个含义。这种有关空间的叙述在里格尔那里,最先用来处理荷兰团体肖像画的问题,建筑中的“空间”转移到了绘画之中。而后沃尔夫林等人的风格形式分析推进了这种观念。这些相互联系的图像相互巩固,变成了后来据以探究艺术的核心隐喻。但在20世纪初期,空间这一观念成为现代主义的征候,新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空间成为有关新现实的叙述与想象。
因此,以空间为主题来展开第三届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学术论坛,既是一个历史话题,更是一个当下紧要的问题。{nextpage}
空间想象、激情时刻与视觉生产
想象,也是我们日常熟稔的心理体验。许江教授的主旨发言就以自己对于德国柏林城市的记忆来谈论想象的问题。在他的描述里,城市的空间是一种历史的跬积,是城市特定的生存方式。讲演最后,他引用了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在一首诗中所写的诗句:“‘我被装入我的影子/像一把琴/在黑匣里。’我们关于生存和城市的记忆与想象,正像黑匣中的琴。将要拨动这琴弦的只有我们自己,但这需要一个激情时刻。”
许江的发言,为论坛带来了一个有关空间想象与激情时刻的可感语境。而想象,同时还历史性地勾连着自现代主义以来我们自身的多种现实问题。想象,在拉康的哲学世界里还有着病理学上的意义,特指主体离开母体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结构。今天有关空间的体验与感知也同时呈现为各种征候。我们对于空间的体认,同文艺复兴,同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等母体/母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经由想象而得以形成、发生、变形。于是,边沁的全景监狱、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居伊·德波尔的景观社会、海德格尔的图像时代、福柯的规范与惩训以及另种空间、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等有关图像、城市、媒介、文化地理的种种空间观念,构成了今天资本全球化时代里重要的思想资源与问题场域。
在这样的语境中,本届论坛的与会者深入讨论了诸如奥斯卡·施莱莫的剧场空间实验、达达主义者们对于自动写作等创作中显示出来的新的空间体验、本雅明思想中的“新天使”历史观念与城市空间体验、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与贡布里希对于透视空间的人文思考、梅洛·庞蒂对于透视问题与身体在场的反思、包豪斯藏品的当代展示与研究……这些问题构成了今天我们空间想象的情境结构。这种叙述与讨论,勾连着今天的视觉(再)生产与城市文化的现实。论坛试图激活当代空间想象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为当下的批评与实践提供活力。
空间想象及其征候
Symptoms,可以译成症候,也可以译为征兆,而且是种复数状态。我们关于空间的诸种想象,有时候只是脱离了历史与现实母体的各种“精美的尸体”,只是我们意识形态深处的病症呈现。但是,文化研究不仅只是发现现实问题,更是一种主动去暴露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呈现我们时代的症候其实就是解放性的征兆。在这种双重的意义上,我们决定把Symptoms翻译为征候。
从立体派、达达到包豪斯,现代主义以来的诸多空间想象不仅逐渐改变了世界的现实面貌,同时“空间”也成为了艺术史与设计史(尤其是建筑史)写作之间的扭结点,与此相应地是,“想象”伴随着思想史的发展,也在主体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联。今天,视觉的(再)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紧要命题,它渗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各个层级之中,并共同构建了当下复杂的文化状况。本次论坛就多个层面探讨了这个复杂的征候,希望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与之相对的“空间”与“想象”的回溯,探究历史理论如何为考察当下语境中的现实计划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观察视角。
很多与会者表示,“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学术论坛越来越像一个游牧型学术共同体,既有着自身延续的相关主题,又能够不断吸纳各方学者思想,同时又与具体的艺术实践结合,激发出新的问题节点,构成持续思考并推进的可能主题。因此,对论坛所涉及的丰富性内容作出简要综述,的确是个难题。每届论坛,都试图将艺术史的写作、理论的建构、批评的实践与艺术活动融通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论坛本身就是一种“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征候。它的现实意义,将会逐步显示出来。
六大主题讲演
开幕讲演的C·拉曼·施莱莫(C.Raman Schlemmer)先生以传记式的丰富,讲述了其祖父奥斯卡·施莱莫(Oskar Schlemmer)一生的艺术创作。奥斯卡·施莱莫是1920年被格罗皮乌斯聘用的包豪斯学校五位形式大师之一(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克利与康定斯基)。C·拉曼·施莱莫先生是奥斯卡·施莱莫的研究专家,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学术机构做过相关演讲。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的讲演,用丰富的原始材料与文献,将听众带回到了20世纪上半叶包豪斯的艺术与技术世界中,介绍了1923年奥斯卡·施莱莫被聘为包豪斯剧场工作坊主持时,在剧场空间方面进行实验性探索的精彩历史细节。
主题讲演第二讲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的梅根·麦克香(Megan McShane)女士,其主要研究领域在于艺术和生态,战争期间的法国艺术,艺术和技术的交界以及电子媒体艺术(尤其是中国语境下的新媒体艺术)。其着作《精美的尸体:超现实主义集体绘画实践,1925-1941》获得美国妇女问题写作总统奖。梅根于2006年得到露丝基金会(Luce Foundation)支持,以福伯德研究员(Fulbright fellowship)的名义来到中国。在中国研究期间,她专项研究中国的实验艺术,曾将中国影像艺术家的作品送到慕尼黑电影博物馆(Munich Film Museum)和荷雄美术馆(Hirshorn Museum)等地参展,也曾在迈阿密、慕尼黑、洛杉矶及北京、广州策划过多次中国当代艺术展。她的讲演《未来主义,达达和构成主义表演在当代艺术中的比较研究》(Futurist, Dadaist, and Constructivist Performance Parallels in Contemporary Art),以艺术史的方式,勾勒出了同属20世纪上半叶幻想式空间的发生与发展,描述了1919年那场表演所隐含的达达与超现实主义之间的差别。
主题讲演第三讲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批评文化理论教授琼安·哈特(Johan Hartle)先生,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批评理论、空间美学,建筑和城市问题哲学、艺术体制理论、艺术批评的哲学基础、后马克思时代的美学和政治讨论。他的讲演《历史的躯体——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中的空间意象》(The Bodies of History——Figures of the Spatial in Walter Benjamin's Thought),从本雅明的思想出发,阐释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以及巴黎这座城市的空间对于本雅明思想的特殊意味。讲座对豪斯曼改建后的巴黎以及其作为现代性之都的诞生,在空间这一层面上作了哲学式的解释。
本人承担第四讲,题目是《被解放的知觉与透视空间——重建当代艺术中的“现实感”》(The Emancipated Senses and Perspectival Space — Rebuilding the Reality in Contemporary Art),主要讨论20世纪两位伟大的人文学者欧文·潘诺夫斯基与恩斯特·贡布里希关于透视问题的研究。对于潘诺夫斯基而言,透视不仅是一种用来辅助性的手段,其本身是“用来构建一个经验世界的基础”,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结构对潘诺夫斯基来说还有一个更丰富、更启发人的蕴意,即它是历史阐释的轴心。而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一系列着作中,探讨了知觉、再现和现实的相关问题,通过阐述视觉空间的多义性、观者的本分等内容,以此重建图像观看的丰富性,从而将“透视”这个概念重新置于社会情境中。
承担第五讲的王家浩先生,是一位建筑设计的实践者,也一直致力于建筑批评,目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中心工作。其讲演《矢量的图像——包豪斯藏品研究计划初探》(Vector Images — The Bauhaus Collection Research Plan)重点思考了包豪斯藏品在空间展示上的基本问题及其所面对的视觉机制挑战,希望能够超越对于包豪斯藏品的单纯“作品”观念,从更大的社会空间层面来理解包豪斯。
第六讲主讲人刘东洋先生,是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城市规划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博士,10年来,他以“城市笔记人”在网络上写作,探讨建筑与城市的各种问题。在本次讲演中,通过介绍多年前大连新城中心区规划的一个具体案例,讲述了作者对于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种种疑惑与担忧。他的讲演,将我们带入了个正在发生的城市现实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