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图案一词,蒙古语叫“贺乌嘎拉吉”,即盘羊的意思。透过蒙古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可以看到民俗文化投射到民间艺术中的身影,即蒙古族民间图案的源头:图腾崇拜、生活实践和宗教信仰。从传统皮革制品上,可以管窥蒙古族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便于现代皮革工艺更好地借鉴、吸收和创新。
关键词:皮革图案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一、 蒙古族民间图案
图案一词,蒙古语叫“贺乌嘎拉吉”,即盘羊的意思。这和汉语的“美”字的象形造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羊大为美,盘羊的角就是最美的图案。图案伴随着日用工艺品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生活是蒙古族民间图案产生的根源,也是它得以发展充实的深厚土壤,自然界中动植物、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是图案取材的来源。
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复杂又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蒙古族的形成和发展亦然。据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的陈述,大约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望建河,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流域,就有了蒙古族活动的足迹。《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是唐王朝所属的室韦诸部之一,后逐渐向西发展,直到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到了辽代,即公元10世纪,蒙古族已经大大发展起来并且分衍出许多小部落。这几百年间,蒙古族从原始狩猎时代逐步转向原始牧业生活,并得以飞速发展。
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就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蒙古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祭敖包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蒙古族对于山和树的图腾崇拜。从蒙古族自古就信仰的具有原始特征的“博”教(即萨满教)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同样经历了由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始祖崇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透过蒙古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投射到民间艺术中的身影,即蒙古族民间图案的源头。
蒙古族民间图案,同其他民族的图案创作原则一致。一是取法自然,直观临摹;一是图腾崇拜,将客观物象抽象化、写意化,或者是截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加以夸张并模式化;还有对始祖的崇拜,加入了人的元素。详细考证每一种图案的来龙去脉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它们所标示的含义虽经时代变迁,大体说来,也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异。
二、 蒙古族装饰纹样
图案经过创意加工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日用品及建筑、服装或其它工艺品上,构成装饰图案,也叫装饰纹样。同样的纹样因适合的对象不同,有时略有变化。蒙古族装饰纹样根据其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自然纹样。花草纹有山丹、杏花、梅、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鹿、马、牛、羊、蝙蝠、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还有山、水、火、云等。
2. 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
3. 组合纹样。以上单独纹样如果和汉族民间传统纹样区别不大的话,组合纹样则是蒙古族最擅长运用的纹样,如盘长纹延伸加卷草的云头纹,植物复叶上加以火焰纹,鱼纹加花叶纹,双鱼纹加盘长纹,盘长、双龙、团花、云头组合成的纹样等。
4. 几何纹样。这类纹样是将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及其它纹样的图案化、几何化、简约化、模式化的结果。蒙古族民间图案中的几何纹样,是应用点、线、面的变化所组成的图案。这些纹样不是幻想出来的,它来源于对自然形象的摹拟和物象的升华与抽象,比如蒙古包的图形、车轮的旋转、河中曲折的激浪、蓝天上的云朵、田野中盛开的花朵等,都是牧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中观察和凝练的结晶。
三、 皮革制品中的装饰纹样
《魏书·室韦传》载,室韦服饰“男女悉衣白鹿皮襦”,唐代的室韦便是有记录的蒙古族先世。《旧唐书·室韦传》说室韦“畜宜犬豕,豢养而啖之,其皮用以为韦,男子女人通以为服”。由此看出,从北魏至隋唐,室韦各部都穿皮服。
蒙古族以皮衣为服,是和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游牧民族住所的不确定性要求衣服坚固耐磨,皮革资源的极大丰富,注定了这个民族以皮为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到了五代,室韦人也开始穿布衣。民族的融合与商品交流的频繁,使蒙古族的皮革逐步退居到装饰品及生活用品上,如马鞍、马镫、马鞭等马具用品,水具、帽子、皮靴等日常生活耐用品,蒙古包的内外装饰品等,成为皮革制品的主体。
1. 最早的蒙古族皮革制品有皮衣、皮靴、皮帽、马具等
传统蒙靴有皮靴和布靴两种。靴身宽大,靴梢上翘,靴帮为古铜色或棕黄色,靴帮通梁和嵌条为牙绿色,靴内衬毡或衬皮。包头市五当召至今保存着一世活佛罗布森扎拉森的一双皮制蒙靴,据今二百多年历史。呼伦贝尔地区有一种“全云大拢尖蒙靴”,筒高一尺多,筒口呈马蹄形,靴尖上翘二寸左右,具有传统蒙古靴的基本特征。①现在制作的许多皮靴,还可以看到远古代蒙古皮靴的身影。
2.同其它金属糅合在一起的工艺制品
火药囊,用牛皮制成,最上面安一铁皮嘴,便于装上火药 。
马具由马鞍、马鞭、套马杆、马镫等组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鞍。蒙古人骑马非常注重姿势,而马鞍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实生活中,牧区的匠人能制作出各式十分合体的马鞍,骑马者感觉舒服,而最主要的是马会感觉合适,这才能长途行走。讲究的马鞍前后鞍鞒都要进行装饰,绘制图案镶嵌贝雕或骨雕。马鞍的其它部位如软垫、鞍花等也都要装饰。其它如箭袋、水皮囊等和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生活用品,其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彩亦令人叹为观止。
四、 蒙古族装饰纹样的艺术价值
透过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看蒙古族的装饰纹样,我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挖掘和破译其文化意蕴,是每一个从事工艺美术事业的蒙古族学者的心愿。前人已经做了极有意义的工作,综述如下:
1. 蒙古族民间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同民歌、史诗一样,许多装饰纹样以特有的形式表达特定的内容。比如蒙古族的雄鹰是英雄的象征,与之相对的反面形象则是蛇。蒙古族寓言《燕子和蛇》中的秃鹰,见到蛇就会抓到空中吃掉,即为英雄战胜邪恶的隐喻。狮子也是英雄权威的象征,在民间它为守护神和降福神,在蒙古草原的宫廷和庙宇中,起镇守和保卫的作用。如果在皮革制品中看到了这类纹样,其含义显而易见。
蒙古族民间故事中,传说拴小马驹的工具是以阿罗汉命名的,这也是回纹纹样源流的美丽传说。约五十多种种类繁多的吉祥纹样,据说是游牧民族劳动中为方便起见而把皮质绳子打成各种结,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蒙古族的吉祥结,同时成为今天的时尚工艺品。
经常出现在烟袋和耳环等日用品上的法轮纹样,来自于车轮。木制的蒙古族勒勒车,是游牧民族除了马以外的重要交通工具,对木制车轮的发明进行纪念而演变成的法轮纹样,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字纹样,在蒙文中有“万岁”的意思,发音为“图门贺”,具有很广泛的装饰适用性。角形纹样出自“阿日嘎拉”这个动物的角的形状,一般用于和车有关的工具上。
其它如蝶形、鸟形、动物花草等纹样,适用范围广,应用在皮革制品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蒙古族民间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
蒙古族民间装饰纹样富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造型构图都有很强的适宜性和装饰性,同时具有民族性。善用对称、平衡、对比手法,制作朴素、庄重的纹样,比如皮箱、皮囊、毡子、毯子等,中间饰一主体纹样,四角用对称的角隅纹样做装饰就是例证。皮靴、马具等则会根据形状适合不同的纹样。
蒙古族长期生活的草原绮丽多姿,这形成了他们尚色的习俗,对红、白、蓝、绿四色尤其喜爱。因此,珊瑚、宝石、银器等成为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上不可缺失的点缀。
蒙古族的传统装饰纹样,犹如一株株兰花草,生长在草原,融入草原儿女的日常生活中,散发着独有的幽香。它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是蒙古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蒙古族民间装饰纹样在蒙古族文化中的基础性质和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泛,使之成为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蒙古族图案也可称为蒙古族民俗美术。
五、 皮革工艺的延续和创新
一个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标志之一就是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蒙古族民间艺术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推广它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神圣职责。海内外的有识之士早就在做这项工作,并且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注入现代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皮革工艺制作技艺,也大大丰富了皮革工艺品中的装饰纹样。日本彩季会皮革工艺研究所所长八尾绿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皮革工艺品的研究工作,她对蒙古族的传统图案也是情有独钟。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皮革工艺品的需求前景乐观,吸引了很多资金投入。也可能是起点低或者其它原因,目前我们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挖掘和运用还远远不够,也正因此,对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的研究就显得更加必要和及时,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其发扬光大。
注释:
①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沈阳,1999,第219页。
参考文献:
①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沈阳,1999。/②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7。/③鄂·苏日台:《蒙古族美术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海拉尔,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