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使更多的设计师、学习者能够走近知名设计师,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感悟,《设计•中国》近期组织“走进知名设计师——设计•中国大型系列专访”。本期专访设计师周长亮教授,他多年来从事建筑、室内设计与教学理论研究,在实践、理论及教学均有建树。
以人为主 物为人用
设计•中国:您从事设计教育工作多年,当初是如何与室内设计结缘的?
周长亮:我在80年代初先是从事装潢设计(工艺美术类),后考入大学后,偶然的机会让我选择了学习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当时,国家的室内设计刚刚兴起,社会对这个行业有很多的需求,于是开始学习室内外环境设计。
设计•中国:您长期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并担任着教学任务,您认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周长亮: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说要求具备广阔的知识面,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专业设计识图和制图基础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等有广泛的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艺术创意思路。再者就是文理科综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设计师应对设计项目涉及的相关内容,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知识,得要深入的了解,符合其特定设计规范与设计要求。
设计•中国:您多年从事建筑室内设计,主要贯彻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周老师自己设计的最满意的设计项目是什么?能不能介绍一下项目主导的设计思想?
周长亮:建筑是科技与设计艺术的结合,以物质技术为表现基础,以艺术设计为表现形式,体现“以人为主、物为人用”的观点。这些年,做过一些建筑和室内设计,像山东科技馆发明馆,上海山东齐鲁大厦室内装修,最近作的是山东保龄宝生物科技楼建筑及室内设计,目前还没有完全满意的,毕竟艺术设计无止境!主导思想主要是本着“具体环境,具体设计,具体发挥”的宗旨,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艺术性是这些设计创作项目的设计思想。从艺术设计理念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是“从传统而来,向时代中去”。
设计•中国:当您进行一项室内设计工程时,遇到设计理念和客户的个人喜好不一致的情况,您会怎么处理?设计师应有自己的个人坚持还是完全服从客户的设计要求?如何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客户的认可?
周长亮:设计师应当有自己一定的坚持。我所接触的一些甲方,有些是有较好的欣赏水平,但是也有一些抱着“我掏钱就得听我的”的思想。这样的情况设计师就应该去引导他们。而不能走向“设计师已经做的非常完善,不听我的不行”的误区中。设计师首先要用图纸说话,要给客户耐心的解释,设计师不但要会“做”,而且要会“说”,也就是创意设计能力与语言表达(沟通)能力。我建议一般要根据客户的欣赏角度与财力水平加之引导,同时体现创新意识,从设计艺术角度来完善它,满足了客户,完善了自己。
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设计•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许多国外的设计师承担了国家大型建筑项目的设计,像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种情况仍然在继续。您认为这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周长亮:这一点很好。从设计的角度说,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一点,我们也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新的建筑材料和一些设计思维。国外设计师来中国做项目,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跟上世界建筑技术、艺术设计水平和“设计”发展趋势,如环保生态建筑艺术设计。你刚才提到的水立方,鸟巢等,大剧院是这样的。像更早的还有上海的波特曼酒店等,它也是国外设计师的设计的。当时的经营形式是从开始营业的25年归他们所有,若干年后,其建筑、经营权归我们国家所有。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中国馆,是一个象征中国传统建筑斗拱构架的倒三角形抽象出来的创意造型,有着东方建筑韵味,值得我们期待。
设计•中国:您认为国外设计师能否很好的表达中国本土的一些文化生活理念?这种国外设计师所设计的标志性建筑是否造成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
周长亮:要真正的表达我们民族特色的理念,肯定是我们更有优势。对于本土化,他们也在尝试着做。比如在形态、造型构建和色彩上等等。像刚才提到的上海波特曼酒店,他们就在门口做了不少中国元素。如故宫墙上的中国红颜色。当然相对与文化设计来说,他们在技术设计上表达的更淋漓尽致一些。在中国地区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建筑设计、地铁八号线站建筑创意及装饰等。至于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觉得倒是没有那么严重。记得国家大剧院建造的时候,有一部分研究中国传统的设计师反对,双方争执不下,不过后来还是坚持了国外设计师的方案。我想这样也是对的,因为我们国家从艺术设计理念上需要进步,从材料上也要进步,从技术上更要进步。争取与国际接轨,关键是控制好城市的宏观(远期)规划。你像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在国际上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再者,对于设计创作的繁荣来说,并不是要抱住自己民族的这一个路子去走,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是百花齐放。
设计•中国:在进行项目的创作时,您认为建筑的文化属性重要吗?还是倾向于认为“建筑仅仅是一个供人居住的容器”,功能性是其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周长亮:从专业角度说,这两者都重要。在文化属性与功能性都应当注意到。当然这两者的关注的结合点,就是设计师的一个亮点。它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既不能单独的孤立艺术形式,也不能单独的孤立使用功能。首先建筑的文化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地域、城市都要有建筑的文化属性,也即文化内涵的延展过程,风格追求、文化意趣的追求才是。它是城市的记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追求,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种提法中的“居住的容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功能始终是设计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内容。关键是要将功能转化为功能空间的美、技术结构的美、材料色彩的美。这时,功能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时偏向使用功能,有时偏向艺术精神(生理与心理设计),自然就建立起由(文化)属性内容的设计来了。
设计•中国:现在环艺设计类学生的创作,多停留在对艺术的表达、创新,而很少有在功能上的创新,实用性差,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长亮:学生在作业的时候,首先要体现出他的一个创意点,大胆的去想象,也就是激情创意。当你工作了,慢慢做总结了,功能方面自然就不能忽视。在学校这样做是对的。对于未来的设计师来说,必须经过好的创意方式、思想方法环境的思维训练才行。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更多地付诸应用实践,了解材料、工艺过程,有米下锅或说有的放矢的创作设计,也是现代教学的有效思路。还是那句话,要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上,在学校就要更多的练就自己,以适应就业的需要。
举个例子,水立方有一些技术层面设计,材料和设计理念都是比较新颖的。在白天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基本不用照明设施。这也是一种发展潮流,就是节能技术。而节能技术又与使用功能结合在一起,水立方是一个很简单的方盒子,但在内部贯彻了许多功能与形式设计的元素。它是双层钢架结构、塑料薄膜,而它又与形式相结合。
设计•中国:您认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神是什么?这些设计思想如何应用到当代的设计实践中?
周长亮:首先是体现在空间上,不论从皇宫建筑,或是园林建筑,还是宗教建筑,都注重了对空间尺度视觉美感,远观、中观、近观设计环境的营造,整体与细节空间设计之美和丰厚的文化精神及文化意趣的体现。对其应用,主要是对它的精神的应用,包括文化层面上和空间变换相结合,取其设计思想内涵,“从传统中来,向时代中去”。如空间视觉的变换、空间抑与扬的结合,空间隔断、罩的处理等,还有设计构件的重组、解构、凝练出来空间文化意趣。当然,在创作建筑与室内设计时,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艺术性、视觉、心理、情感等势必要整体把握。我想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体现。
设计•中国:去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受到了国内、国际设计师的关注,汶川有很大地区是少数民族,如何才能在重建中体现多民族的文化特征?
周长亮:首先要尊重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环境气候,适应当地人群的居住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强调民族的形式美感,并适当的引领时尚生活的体现。虽然少数民族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新的建筑,应当具有现代设计元素的加入。设计引领生活,生活与设计是密切相连的。
设计•中国:您经常会参加一些项目的评标工作,通常您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一个设计项目?
周长亮:主要看你整体的设计理念是否优于其他设计方案。主要是两个方面,分方案设计投标和施工图投标两种。如果是方案投标,则要看他的创意思想,应用功能和科技、材料及美感等情况如何;如果是施工图投标,要看公司的施工能力、管理和业绩等。整体把握,而不是看某个局部设计如何细致。从整体综合的评价看投标方是否担当的起来。
面对就业:学会沟通、大胆去做
设计•中国:谈谈您多年从事室内设计艺术教育的心得,你怎么看待当前的设计教育?
周长亮:教与学是互动的,在我们国家高校教育方向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的全面专业素质如何,所谓“双师型”教学能力,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社会实践,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辅导,掌握学生的潜在力量,教学相长、快乐设计、激情创意。要教会学生理解当代设计中全球大趋势,绿色、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等,这将来会尝到一劳永逸的甜头。例如研究有零能源消耗的设计,我觉着中国也应这样持之以恒地发展,只是具体环境要有区别的灵活设计。
设计•中国:当前就业压力巨大,设计类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你对当前的设计类学生就业前景怎么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周长亮:的确,设计艺术类的学生思维不同于理工科,我想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生思想老是放不开,也许受老一辈家长的影响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我在南方接触一些同学,他们觉得自己本科毕业就行了,非常有自信,其实就应该积极大胆的去创业。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不肯吃苦等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专业综合知识不足是主要的。其实就业没那么可怕,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比较宽松,大胆去做就可以。没有一帆风顺的,但人总要经历一定的磨砺过程。
设计•中国: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周长亮:先就业、不挑剔,后择业、再定位。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要自己敢去做,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传达给甲方(业主)。摆正自己的思想,要学会沟通,也要学会忍耐,经过自己几年的努力,并随时调整、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工作职业。不要被当前的就业压力所畏惧,要检查、调整自己的学习知识结构和社交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大潮中学会推销自己,介绍自己,像艺术设计一样展示自己!
周长亮 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联盟、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学会会员、国际商业美术协会中国山东地区专家委员、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装饰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2004年“中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多年来从事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教学理论研究,出版环境艺术设计专着六部及论文三十余篇。曾就职于省级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注册室内建筑师。主持或参与工程项目六十余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导。